印刷設備日常操作的維護保養技巧數字直接噴墨打印設備的日常操作和維護
印刷設備是一種可以印刷任意顏色無色T恤的設備。新型平板數字直噴印刷設備在市場上的優勢是它與其他印刷機不同,不受批量限制。甚至可以打印一個。它不會因為批量大小而增加單次打印的成本,因此不會批量打印。約束條件。
那么,我們應該學習怎樣的操作才能使用這種平面印刷設備,我們應該掌握什么樣的技能呢?哈爾濱印刷廠把這一切都告訴你。
日常維護必須有
(1)每天早上機長在開機前,要檢查印刷設備的CP窗、液晶屏和控制臺是否有異常,并觀察潤版液裝置和噴粉裝置中的潤版液和噴粉是否用完,避免設備干抽、干噴。
(2)檢查墨斗上的擋片是否按緊頂死,以避免印刷過程中出現漏墨現象,導致印刷設備的側壁堆積油墨。
(3)在生產過程中,操作人員衣服的袖口、下擺應扣緊,操作人員應穿軟底球鞋,不允許在設備踏板上堆放雜物(如潔版劑、油壺、洗車水和噴粉等),在打開擋板機罩時應輕拉輕放,不允許拋扔工具。
(4)檢查壓印滾筒、印版滾筒的清潔狀態。在早上沒有生產之前,廠房往往比較安靜,這時候應該低速運轉設備,檢查是否有異常聲音,仔細聽每個印刷單元的氣路,檢查氣管是否有老化開裂、氣缸漏氣的現象。很多印刷企業都不重視氣路漏氣的問題,他們往往忽略了氣路漏氣不僅會加速氣泵老化,還會造成生產中水路、墨路合壓不到位,Z終影響印品質量。
(5)每天嚴格按照海德堡操作手冊進行日保養,做到認真細致,對加油點、清潔點做到一絲不茍,不要因為生產而忽略保養或者敷衍了事。
(6)每天下班前,要對設備進行全面清潔,清洗墨路和水路的膠輥、印版滾筒、壓印滾筒,拆除每個印刷單元的墨斗片基,清潔肩鐵、刮墨刀。筆者曾經看到某印刷企業的墨斗片基用了三天,才拆除清洗,殊不知這樣容易造成墨斗片基磨透,使得油墨流到墨鍵電機上,造成油墨調節失靈,設備難以正常運轉。
設備日常維護保養是設備維護保養的關鍵,印刷企業應該給予足夠重視。此外,在設備日常維護保養中,印刷企業還應該重視設備的小故障,對其及時進行處理,不要得過且過。有的印刷企業總是一味追求效益,認為操作人員停機維護設備是在“磨洋工”。印刷企業管理者應該摒棄這樣的觀念,相反對于維護保養設備的操作人員應該加以鼓勵。設備的小問題就如同人體上的小問題,要及時“就醫”處理,以免造成“小病拖大病、大病虎吃人”的后果。
從機械角度來講,只有設備操作人員加強維護保養,使機器的機械活動部件保持干凈潤滑,靈活運轉,才能充分發揮設備的技術性能,保持設備完好。用過海德堡印刷機的人都知道,海德堡多色印刷機的著墨輥和水輥的軸承座以及調壓蝸桿座Z容易磨損,油墨特別容易堆積在軸承座及其起落機構和蝸桿座上,特別是印金和銀墨的機組,假如不能及時清理,時間長了,金屬微粒就會加速軸承座或蝸桿座的磨損。
一般把磨損的著墨輥軸承座從機墻內拆下來要花上幾個小時,因為軸承座是用軸擋圈固定在起落機構上的,空間極為狹小,僅有幾厘米的松動位置,要借助反光鏡才能找到擋圈上的兩個孔位、取出擋圈重新安裝軸承座及其起落機構也很費時。裝拆水輥座的情形也是一樣。不同多色膠印機,調壓蝸桿座的安裝方式也不同:一種是固定座的固定螺栓是從外向機墻固定鎖緊的(較易裝拆);另一種是固定螺栓是從機墻向外鎖緊(大多數采用此方式),空間位置狹小,裝拆、維修困難。若機臺人員了解這一點,平時勤保養、保持清潔,把機器上堆積的油墨及時清除,就不必頻繁地更換軸承座和蝸桿座。這樣既能減少停機時間,提高生產效率,又能節省零配件的更換費用。
為了防止印刷品蹭臟,膠印機一般采用噴粉。若噴粉量太大,而又不能及時清理的話,也會造成一些故障,如收紙自動升降裝置失靈,吸紙減速輪軸機構損壞。值得一提的是海德堡膠印機收紙裝置的吸氣減速輪,如果輪軸和吸氣減速帶周圍的噴粉不能及時清除的話,噴粉與機油混合形成油泥,時間長了油泥就會粘住吸氣減速輪軸使之不能轉動。為保護帶動減速輪軸轉動的電機,減速機構內的齒輪被迫剝離或掃齒。而電機又與潤版系統電路有關,一旦發生故障,整機就會停轉。要排除故障就需要裝一個新的齒輪上去。所以,平時要多清潔這些機構,否則,機器只能印厚--起支撐作用,若印薄紙,因為吸氣減速輪不起作用,就會造成收紙機構發生亂紙現象,降低生產效率。